大兴区榜样人物事迹文学作品--榜样人物许涛事迹作品

来源:区创城办  日期:2023-06-06 10:07 打印 【字体:

  简介:为了充分发挥大兴区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尊重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浓厚社会氛围,凝聚道德力量,共筑首善之城。大兴区文明办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以本区推荐产生的北京榜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榜样模范人物事迹为原型的文学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刊播展示。本期刊播的是以“中国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涛事迹撰写的小说,敬请欣赏。

兄弟情

文:袁斗成

  降温了,到永定河边散步的陈大明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走着走着,陈大明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头发蓬乱、眼神空洞的男子身上,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一边打招呼:“老李,你这是去哪儿?”

  老李名叫李刚,是大兴某工地的泥工,而陈大明既是管理人员,又是一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开展了雷锋精神进工地的志愿项目。两人认识不久,陈大明关切地问在工地怎样,饮食啥的合口味不,老李嗫嚅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目光游移不定。他肯定有啥心事,陈大明心里有数了,不由分说挽起老李的胳膊说:“走,陪我喝一杯。”

  或许不好得罪顶头上司,老李跟在陈大明背后,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陈大明点了两个菜,又要了瓶二锅头,给老李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爽快地说:“天气冷暖和一个身子骨,咱们来个不醉不归。”

  一杯酒下肚,两人的话就多起来。打开话匣子的老李说,干活苦点累点没啥,就是工友们的风言风语,让他抬不起头来。

  陈大明有些莫名其妙:“大伙能说啥子坏话呢?”原来老李虽然挣一份苦力钱,却依然没放下画笔,因为当画家是他从小的梦想,再说了,收了工,随便涂抹几笔,能打发无聊的时间。

  陈大明拍了拍老李的肩膀,安慰道:“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怎么说。你有爱好就要坚持,我羡慕都来不及呢。”临走时,老李千恩万谢的,反倒让陈大明也有点不好意思。

  不久后的一天下午,陈大明刚走进食堂,只见几个工友围住老李,有人取笑道:“老李,要是哪天出名了,再送我几幅画行不?”又有工友跟着起哄,陈大明制止了:“别人的事管得着嘛,饭还不能堵住嘴了?”老李不由自主投来感激的眼神,陈大明的心里却在隐隐疼痛。

  第二天一早,陈大明来到工地,老李悄悄把他叫到僻静处,郑重其事把一幅画交给他:“我快要回湖北老家过年了,留个念想吧。”陈大明小心翼翼展开,一幅建筑工的肖像跃然纸上,棱角分明,胸肌发达,深陷的眼眶炯炯有神,左下角盖了老李的印章。

  就这样,陈大明一直小心翼翼收藏了老李送的十几幅作品,听到别人议论老李的古怪,他就劝说尊重他人,在北京、在大兴,农民工是一家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击了武汉,陈大明准备凑集一笔防疫物资,但该从哪儿着手呢?这里,老李在微信里说:“把我的画卖掉了吧,或许能暂时救救急。”

  陈大明将信将疑,恰恰有个衣着光鲜的男子找上门来,开门见山地说:“听说你手头有泥工画家老李的作品,我喜欢收藏,你随便开个价。”陈大明一头雾水,那人笑着解释,因为老李是绝无仅有的建筑工画家,在绘画界刮起了一阵清新、朴实的旋风,好多人要买他的画。那幅《钢筋工》,来人居然出价30万!

  男子走了,陈大明仿佛从梦中苏醒,轮到他一个劲致谢了,电话那端老李的男中音哽咽了:“这些年你是唯一支持我、帮助我的人,那副热心肠是我的精神支柱,要是没有你,或许我早就顶不住风言风语扔掉画笔了,哪会有今天的柳暗花明?”后来陈大明了解到,那幅《泥瓦匠》是老李在半醉半醒间的力作,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紧接着,陈大明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建设,突然,耳边传来那首《朋友》的悠扬旋律,陈大明马上拨通了老李的电话:“疫情得到控制,我在北京等你,咱们登长城,不见不散哟!”听说老李在家乡当了名志愿者,坚持做公益,陈大明欣慰地说:“对,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老李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回答道:“跟学习哟,只是还差得远,我还要加油呢。”

  电话里,两人呵呵大笑, 不约而同地说:“没有一个春天会迟到,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消灭病毒。”说着,陈大明的视线里,不远处的小山丘,桃花已经比赛着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