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路径!大兴区礼贤镇五字串起社会治理服务链

来源:区创城办  日期:2024-01-12 16:12 打印 【字体:

  近年来,随着大兴区“拉家常”议事机制不断完善,礼贤镇“拉家常”议事会力量持续壮大,在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统筹社会治理能力的同时,也给村(社区)带来了浓浓烟火气,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串起了社会治理服务链,在深化群众自治、共治实践中,形成社会治理良性循环。

  梳:梳理需求 明确功能定位

  从“柴米油盐”到“急难愁盼”,为进一步提升民生质量,礼贤镇“拉家常”队伍坚持需求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内道路硬化、缺乏休闲健身场所等突出问题,通过对接申请民生实事项目等方式,新建改造健身广场7个,新增健身器材13套,升级改造篮球场1个,新增围挡4800米,道路硬化23条,更新树木560棵……一系列举措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意愿,提升群众认同感和归属感,用行动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议:协商议事 畅通参与渠道

  聚焦辖区群众需求,以“拉家常”协商议事为平台,以“议群众关心事 论群众身边事”为原则,带动党员、村民、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社会事务,联动多方力量打造“小院茶桌”“我为生活献一计”“知心大姐化心结”等特色服务,并以“多元联动参与项目”模式为基础,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格局,拓宽群众公共事务参与渠道,更好反馈群众实际需求和问题。

  聚:聚集民心 实现双向奔赴

  以串门、串心、串情为纽带,与群众心连心,开展“手绘团扇 共话邻里情”“干花书签DIY”“老少同乐 情暖礼贤”等活动,使群众在娱乐中增进彼此感情,促进邻里关系更加融洽,打造“熟人社区”。同时,各村(社区)议事会关注困难群众家庭,主动“向前一步”,为其申请补助、链接工会、参加技能培训,将政府援助、社会资源、就业培训串联成一个闭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地将民心聚集起来。

  落:健全机制 落实服务成效

  建立全镇、村(社区)、小组(楼门)三级“拉家常”议事协商平台,在村(社区)组建由“两委”牵头、包村干部、党员、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组成的“拉家常”议事会志愿工作队伍,以快速解决群众诉求为目的,逐渐形成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群众自治和公共服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社区治理格局,建立发现问题机制、解决问题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民生实事。

  提:提质升级 服务行稳致远

  与社会工作服务相结合。以社会服务为本、专业施策,聚焦精准化服务,以“礼”民事的拉家常协商议事为行动主线,针对服务群体在情感支持、生活照料、困难帮扶、社区融入等方面需求,重点围绕社会救助、为老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专业服务,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从而不断增强议事会服务群众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提升基层社区治理的“韧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接下来,礼贤镇“拉家常”议事会将始终聚焦群众关切的身边小事,广纳百姓需求,持续开展系列活动,将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之举送到百姓身边,切实做到办实事、解民忧、促民生、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