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假期刚过,大兴区就召开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吹响全年高质量发展号角。各委办局、镇街、基地、园区随即投入到火热的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中。从2月26日开始,区融媒体中心邀请到50家单位的“一把手”,详细阐释今年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怎么干”。
他们带着思路、计划和实事来到演播间,分析重点任务和工作难点,介绍工作计划和实施进展,展望年度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各单位言简意赅,既谈宏观布局,也讲具体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实施。部分“一把手”还与记者一同来到生产一线、工作场所和项目现场,实景展示全区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宏观布局吃透“三个千亿”重点指标
当前,全国及北京市整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大兴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是“两区”建设政策覆盖区,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省市自贸区政策的区域。产业政策和体制机制完备,产业发展到了蓄势待发、动能释放的关键阶段。区委区政府根据外部宏观形势及大兴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达到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区发改委细化分解“三个千亿”指标,安排工业、投资、消费、金融等20项经济指标,梳理600多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26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区统计局推动构建“大统计”格局,紧盯工业、投资、消费、信软等主要经济指标,重点做好升规纳统工作。
生物医药基地、氢能示范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新城西片区、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等是全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发改委在这些重点功能区布局98个基础设施项目、110个产业项目。区国资委推动区属国企做强做大各基地、园区平台公司,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区财政局统筹用好政府预算、债券资金等各方面财力,保障重点功能区发展建设。区规自分局也提出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项目落地。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发展“热词”。区经信局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科委将紧盯细胞与基因、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积极培育产业新动能新优势。亦庄镇提出,作为大兴区与北京经开区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将聚焦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清源街道、高米店街道、天宫院街道、黄村镇、旧宫镇、北臧村镇则分别瞄准“链式招商”产业集群、“文商体旅”共生发展、京南物流基地、新要素赋能传统产业、大健康前沿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延链补链等主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采育镇将完成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和街区控规批复,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堵点”。瀛海镇还特别提出,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全年工作的总牵引。
要实现“三个千亿”目标,招商引资是重要抓手。区投促中心提出,建立细分领域精准招商小分队,瞄准产业链上的500强企业和链主、龙头企业,抢占产业风口。区产促中心建机制、搭平台、兑政策、解诉求,让企业和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发展好”。清源街道提出立足辖区高校资源,培育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林校路街道借助义和庄商圈发展基础,持续做好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是发展的底气和基石。区发改委重点在“优化提升”方面下功夫,推动营商环境向“北京服务”升级。区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拓展“证照联办”改革应用场景。区政务服务局更是在现场推介“亿企兴”智慧政务地图,让企业直观感受大兴区优质营商环境。清源街道将擦亮“‘源’商事‘清’心办”为企服务品牌,助企纾困、促企增收。天宫院街道将以商圈配套为保障,持续深化金牌“店小二”服务。
重点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强区”是引领新大兴新国门建设的发展战略。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是区第六次党代会明确的大兴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全区产业动能正在不断释放,各位“一把手”介绍的发展思路举措,传递出积极发展信号。
今年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5周年,也是临空产业大有作为的一年,国际会展中心和空港国际消费枢纽建设是重点任务。临空区管委会将加快打造航空新城的全新“封面”,持续推进上述两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航空服务保障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绿色发展航空城。新航城公司将全力保障两大重点项目落地用地需求,继续聚焦打造临空产业千亿集群。榆垡镇负责人在榆垡临空经济创业发展中心现场介绍,该镇将重点抓招商、促引资,强链补链做大临空产业。礼贤镇表示,该镇最大的形势和优势,都在于机场和临空,今年将重点保障好项目供地。
生命健康是大兴最成熟的产业,“后疫情时代”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区经信局将持续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加大供地和空间资源支撑,培育产值大、成长性强、上下游协同的医药集群,持续打造疫苗全品种产业链、中药特色产业链、细胞治疗前沿产业链。生物医药基地已经成为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的主阵地,将持续抓好“全力以赴保扩区、重大产业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园打造”三大任务,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聚力招大引强,做好梯次培育,聚焦硬件“提质”,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此外,临空区管委会将打造生命健康口岸,畅通国际医药供应链,争取干细胞临床试验等开放政策落地。北臧村镇将完成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扩区供地移交和北扩区集租房项目开工建设。
以氢能产业、商业航天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正成为大兴的又一张新名片。区经信局将继续推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设,持续释放京津冀示范城市群群主效应,打造全市氢能技术、产品、场景的集中展示窗口和技术攻坚、成果转化、示范引领的主阵地。区交通局丰富扩展氢能应用场景,将推广130部氢能车辆运行。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位于安定镇,该镇将以打造“北京高端制造业标杆园区及全国商业航天产业特色示范基地”为目标,加快“一园区一基地”建设,率先建设创新中心。瀛海镇将通过城市更新和工业区一级开发,为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产基地等项目提供用地空间。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北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大兴区正在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大兴经开区是数字经济业态的主阵地,今年将聚力推动大项目落地,引领产业聚链成群,已储备十余家10亿级以上规模企业,全年信软营收预计达到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突破80家。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园区。示范区负责人介绍,今年招商工作立足日本、放眼全球,聚力招引全球顶尖高科技型企业,力争引入至少30家外资企业。
关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商务局表示,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西红门荟聚、天宫院龙湖天街等商圈开展20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春活动。今年将继续突出节庆时令和民俗特色开展促消费活动,并结合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搭建消费新场景,让居民在逛公园、参加体育活动、民俗旅游中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全力建设大兴新城和美丽乡村
经济社会发展得好不好,城乡面貌是最直观体现。“一把手”们聚焦大兴新城和美丽乡村,描述出一幅生动的发展图景。
今年,大兴新城核心区将构建“两轴两心、一环多片”空间结构,大兴新城西片区将进入全面系统实施阶段。区规自分局为西片区规划350公顷居住、产业用地,积极推进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南延、R4线一期南段、S6线一期工程建设。区交通局结合“临空区建设、新城拓展、老城升级”整体规划,积极构建支撑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协同发展的交通格局。区集地中心将围绕大兴新城优化布局,发挥集建地的最大效能。区水务局将持续完善供水设施布局,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农村供水规范化。
区住建委加快推进车站北里、海子角辛店等棚改项目建设。大兴城建集团、黄村镇正在面向全球征集西片区花园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将建设永定河生态文化景观带与三大城市公园。区园林绿化局将推进花园城市项目、新城永定公园、旧宫庑殿公园等工程。黄村镇大力推动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专项规划获批,并计划在上半年启动邢各庄、海子角和辛店回迁房建设。大兴城建集团将加快推进芦城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稳步搬迁做好准备。
春日细雨中,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来到育苗大棚和田间地头,介绍如何推动“三农”工作跨新步、再提升,全力打赢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农村改革试点和“百千工程”三大攻坚战。今年全区将持续扩大种苗经济影响力,新建高标准农田,将示范片区建设与发展农村新业态新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相结合,实现“流量+留量”双赢。以“培育新主体、引进新技术、运用新模式、打造新业态、创造新动能”为抓手,促进农村产业、创业、就业,支持农户发展林下种养、庭院经济、特色手工艺品等家庭经营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在农业生产方面,各农业镇纷纷拿出特色项目或具体计划。如庞各庄镇立足“三大农业产业带”持续扩大“庞各庄西瓜”“金把黄鸭梨”品牌效应,安定镇实施“古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北臧村镇主推“中农汇1号”西瓜苗和从山东引进的生姜苗,采育镇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和泡菜精深加工“新雁阵”,长子营镇发展“活体芽苗菜产业”。
魏善庄镇李家场村和礼贤镇龙头村在全区首批入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两镇均计划抓牢这一机遇。魏善庄镇联动半壁店“沉浸式”民宿、魏庄村馆藏文化、张家场村休闲农业及周边“花马”路线、农业园区等资源,打造“善食、善居、善赏、善享”产业发展片区。礼贤镇将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作用,克服缺乏研发设计人才、不擅长市场营销、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等短板。
在“农文旅体”融合方面,瀛海镇持续擦亮文旅特色IP,打造“稻蟹共养基地”“咱家一分田”等体验项目,融合三元科普体验馆、永丰二锅头酒博物馆等“跨界”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庞各庄镇着力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民宿经济,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深化王场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推进韩家铺民宿改造,深度挖掘鲍家铺艺术村文化资源,引导更多村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保障民生福祉满足百姓需求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各单位“一把手”纷纷围绕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介绍今年将开展的民生实事。
区发改委聚焦民生领域安排20亿元资金、156个项目。区财政局拿出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领域,保障3所学校、3家医院建设,加大普惠托育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美乡村建设。
区住建委提出加大保障房建设,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000套,持续改善职住平衡,提前完成全区“十四五”时期市属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兴丰街道将全力推进3个社区15栋楼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旧改小区雨污水改造、富强西里主路雨污水改造和配电设施改造项目,7部老楼加装电梯。西红门镇在大白楼村现场介绍宅基地改革试点成果,预计上半年完成回迁。
区教委将加快推进第四实验、黄城根小学等校园建设,全年预计新增学位1440个,实施市级名校引流工程,加快推进10余所市级名校落地。庞各庄镇将加快推进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大兴分校改造,魏善庄镇重点完成镇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工程建设,青云店镇将实现垡上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开工,亦庄镇加快推进北京八中亦庄分校小学部改扩建工程。
区卫健委将引优强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清源街道、观音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运步伐,协调推进庞各庄镇、礼贤镇卫生院及瀛海医院新址建设。增加网络医疗供给,通过信息化手段智能识别慢性病,不断提升“健康大兴”APP惠民便民服务能力。高米店街道将发挥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协作优势,推进“医联体”建设与协同发展。
区民政局将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养老配建资源使用,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助力全区老龄产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高米店街道将统筹协调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探索“1+N”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林校路街道将加强养老驿站平台建设,采育镇将高标准打造“家里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稳就业、促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区人保局将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智能化、精准化就业服务,积极挖掘岗位资源,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不少于1.2万人次。榆垡镇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礼贤镇将与机场和临空区深入对接,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品类。
区文旅局计划与专业院团合作研发文创产品、建设文化空间、打造文旅地标,推动团河行宫实现专业化运营,推动“人文机场”建设。实施文化公益性演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等惠民工程,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引导成立民宿行业协会、酒店住宿业协会,建立文旅行业信用体系。
关于“接诉即办”工作,区城指中心将继续优化完善工作流程,依托“每月一题”“吹哨报到”等机制,合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观音寺街道将打造《听音·解事·观音寺》工作品牌。林校路街道将针对群众个性化诉求,统筹办理个案专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高米店街道将完善“热线+网格”治理模式,健全民生服务体系。旧宫镇将落实“人人都是办件员”理念,做好接诉即办、未诉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