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乡村,是希望的田野,也是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近年来,大兴区魏善庄镇西枣林村在驻村第一书记王兴华的带领下,正悄然发生着蜕变。今天带您走进西枣林村,感受那里的变化与温暖,见证驻村第一书记王兴华的“铁人三项”。
西枣林村村委会,第一书记办公室就在把门第一间。屋里,几块马拉松奖牌挺打眼,“过去喜欢跑马拉松、骑自行车。”驻村第一书记王兴华来村里工作后就没时间跑了,但在田间地头忙乎,反倒晒得更黑了。
“驻村工作比想象中难。”王兴华说,村里前年刚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虽然有耕地,但土地沙化、种植效益不高。常住人口中老人、孩子居多,年轻人多在外务工。要产业没产业,要人力没人力。
“转念一想,不难要我们来干嘛?组织信任、人民期待,没理由退缩。”他最受触动的是,一位大娘找他反映问题,张口第一句话就是“你名字前头挂着‘第一’,找你比找他们好使。”这话,反映了“第一书记”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我必须得干好,对得起这个‘第一’。”他暗下决心。
啥事想办好,人心齐都是前提。怎么才能做好“软弱涣散”转化提升工作?王兴华想,只有建强村党组织,才能把人心拧成一股绳。家家都有孩子,人人都希望孩子成才。何不从娃娃抓起,以文体活动为载体,聚人气、强组织?
主意拿到村党支部会上讨论,大伙儿都支持。于是,西枣林村有了党建品牌——“枣晟材”、寓意“早日成材”,也有了具体工作方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早日成材,增进家庭和睦,助力乡村振兴。
普法讲座、暑期绘画课堂、农耕劳育、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马拉松冠军讲座……截至2024年12月,已经开展的30场活动,吸引了1500余人次参加。
小手牵大手,村里气象大不一样。在一次次活动组织中,党员队伍得到了锻炼,还发展了年轻党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党建引领,聚人气,也解民忧。王兴华带头入户和村民谈心交流,了解群众诉求,努力做到“未诉先办”。村“两委”和党员还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年初制定承诺事项,每季度向党员、村民代表通报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并在公开栏公开,接受老百姓监督。通过村党支部集体努力,2024年西枣林村接诉即办派单量同比下降了10%。
“助力乡村振兴是我爱上的新‘铁人三项’,难,但是上瘾!”还有一年时间,王兴华干劲十足。